• 2373阅读
  • 1回复

[儿童教育]陕西18岁天才少年距高考百天时跳楼,遗言:一生已看透两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语林撷枝
 

发帖
164
奖学金
327
威望
2181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3-12-08 ,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2016年2月24日凌晨,陕西西安18岁的天才少年林嘉文从楼上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不一会儿,他的母亲发现了儿子跳楼了,歇斯底里地喊着:“嘉文,嘉文。”
林嘉文选择轻生前一天,并没有异常的举动,可还是跳楼自杀了,从他留下的遗言中大概可以知道原因。
在林嘉文的遗言中,他表示自己一生已经看透了两件事,并提到“如果觉得不能理解我,请给予我基本的尊重”。
那么,林嘉文究竟经历了什么会选择在距离高考百天时跳楼?


年少出版著作,成为天才少年

在林嘉文短短的一生中,已经出版过了《当道家统治中国》和《忧乐为天下》两本历史著作,受到了学术界不少人士的认可。
早在上初中的时候,林嘉文便开始沉下心来探索历史,人们不免好奇他在历史方面优势突出,那他会不会出现偏科。
可是,这一猜测并没有在林嘉文身上体现,他热爱历史,对其他科目也很重视,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安中学。
上了高中后,林嘉文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历史老师刘雅雯。刘雅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来到该校,林嘉文所在的班级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
刘雅雯对于自己的历史教学充满了信心,希望能够带领学生们发现学习历史的乐趣,努力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在给学生上历史课时,刘雅雯注意到班上有个男生很不同,他敢于提出质疑并且把问题看得很透彻。
这个男生便是林嘉文,渐渐地刘雅雯发现他的历史学识远在自己之上,也没有摆出老师的架子,而是虚心地像林嘉文请教。
刘雅雯觉得只要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就行了,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不承认有人比自己优秀,她每次写好备课教案,都会请林嘉文看看有什么地方有不足。
在快要下课前,刘雅雯会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请林嘉文上台讲历史,开拓同学们的眼界。
可是,16岁左右的高中生更感兴趣的是历史故事,而林嘉文讲述的历史研究偏学术太过深奥,台下的同学听不太明白。
林嘉文在老师的眼中是优秀的学生深受喜爱,但到了大部分同学那里,觉得他不太合群还很高傲。
高中同学张扬这么评价:“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不太喜欢林嘉文,觉得他有点看不起人。”
曾经林嘉文在班级上发出这样的感慨说:“你们只知道学习,却不会研究。”可能他的本意不是嘲笑同学,而是在感慨没有知己,只不过说话过于直接。
张扬对于林嘉文的自负表示认同,说:“在我看来,林嘉文有自负的底气,他满腹经纶,我很佩服他。”
天才往往是孤独的,他们头脑清醒地看待这个世界,所以能和林嘉文产生精神共鸣的并不多。
同时,林嘉文作为班级上的风云人物,很容易受到排挤,有的同学叫他林老师并不是尊敬,而是为了讽刺他爱显摆。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嘉文对于历史的见解更加独到,愿意从另一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他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
文史哲不分家,林嘉文对道家思想十分感兴趣,便做起了专门的研究,希望能够让人们看到道家的智慧。
当林嘉文完成后,他讲自己的笔记交给刘雅雯老师,老师看了一遍后,很是惊讶地说:“林嘉文,你真厉害,我觉得这可以出书了。”
林嘉文得到历史老师的肯定,挠了挠头说:“老师,你说得有点夸张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林嘉文最终决定再次整理一下出书,他想看一看史学界的反应如何。
在2014年6月,林嘉文便出版了第一部作品《当道家统治中国》,讲述的是从道家思想角度去解释汉代的文景之治。
出版社了解他只有16岁后,感到大吃一惊,想要给他做宣传。
但是,林嘉文拒绝了,他写书不是为了出名,要求出版社不要对外透露自己的年龄。
学校也知道林嘉文出书了,和他进行沟通后,林嘉文还是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年龄,因为读者知道作者年龄小的话,阅读的心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正是林嘉文最担心的情况。
林嘉文在面对少年成名的诱惑时,守住了本心,他曾说过:“如今的人们不太欢迎天才少年,看待他们往往觉得其中有假。”
林嘉文很清醒,他不喜欢成为舆论的牺牲品,打破自己平静的生活,他只想静下心来好好做学术研究。
最终,这本作品发表后,出版社选择尊重林嘉文的选择,这样一来,书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出得十分低调,所以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但是,好的作品是不会石沉大海的,当作者写出作品来,读者去阅读便会和本人产生交集,《当道家统治中国》是部偏学术性的作品,研究史学的学者往往会关注到。
在2015年,林嘉文和著名的史学家李裕民相识,渐渐地成为了朋友。
他多次登门拜访李裕民,两人一起讨论历史问题,在李裕民看来,林嘉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十分欣赏这位青年才俊。
李裕民教授主要研究宋史,林嘉文受到他的影响,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写成了第二部作品《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李裕民专门为这本书作序,并且称赞林嘉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作者”。
这一次,林嘉文主动和学校沟通,表示自己愿意做宣传。
他觉得第一本作品自己拒绝宣传,对于学校和出版社有所亏欠,所以再次出书他愿意参加宣传工作。
在2015年12月,西安中学和出版社为林嘉文举办了一个新书发表会,那天现场来了不少的史学界大家。
林嘉文在发表会上,侃侃而谈了将近半个小时,面对台下学者的提问,他胸有成竹地给予回答。
就这样,17岁的林嘉文被媒体朋友争相报道,迅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
果然,如林嘉文之前所料想的一样,舆论逐渐倾向于他存在作假的行为,人们不愿意相信17岁的少年能够有如此大的能力。
林嘉文顶着天才少年的光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比同龄人要承受更多,人们更加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同时,不断涌现的质疑和诋毁的声音,林嘉文变得更加封闭自己,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容忽视的伤害。


纵身一跃高楼,看透两件事情

林嘉文曾经告诉记者自己对于人生的规划,他说:“我希望能考上北大的历史系,也很期待将来能够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深造进行欧亚研究。”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前途无量的天才少年会选择在2016年2月24日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2016年大年初五,林嘉文带着礼物去给李裕民教授拜年,临走时还借了一本有李裕民批注的历史著作。
到了2月19日,林嘉文还上门还书,送给李裕民一本台版的《宋史新编》,没想到这是好朋友的最后一次相见。
早在2015年时,林嘉文便患有抑郁症,他的父母带着他去医院看病吃药。从他的朋友圈中,能够看到他感到活得很痛苦。
林嘉文在朋友圈发文称:“说明书上说吃抗抑药的作用是变胖,为什么我吃了后全身又疼又困。”
学校知道林嘉文有抑郁症后,经常安排心理医生他进行心理辅导。
一般人看来,林嘉文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接触的人并没有感觉到他不正常,只是性格有些古怪。
可是,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事实上林嘉文内心的痛苦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在2016年1月,林嘉文在朋友圈中质疑自己的价值,他说:“为了拼而拼,这丧失了努力的意义,越不明白自己这么拼是为了什么?”
林嘉文从一开始对历史感兴趣,变成肩负起历史研究的责任,后来渐渐演变成以承受的负担,把他压得喘不过气。
所以在2016年2月24日凌晨,他是经过慎重考虑才决定轻生,前一天学校开学他还是正常去报道,周围人并没有发现他的异常。
回到家中,林嘉文写完作业还给刘雅雯老师发了一封邮件后,不久就纵身一跃跳楼了。
当林嘉文跳楼自杀的消息传开,学校对此很是震惊,距离高考百天,林嘉文完全有能力考上好大学,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悲剧已然发生,从林佳文留下的遗言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发现他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这个世界理性的思考。
林嘉文提到自己的父母,他希望父亲能够多注意身体,多关心家庭,母亲也要有自己的事业,这样将来也有依靠。
林嘉文对老师和同学也表达了歉意,还感谢李裕民夫妇给了他温馨和安全感。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林嘉文喜欢自己的历史老师刘雅雯,他这样描述“她和我亦师亦友,她单纯且理想主义,让疲惫于世俗的我感到很惭愧。”
林嘉文是一个考虑周全的人,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离世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自己的心理医生。
在林嘉文看来,自己已经看透了人生的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未来对他没有吸引力了,一件事情是看透了世俗,人间本就不值得。
林嘉文从历史和现实中,还总结出了一个结论,人间没有一方净土,处处充满了偏见。
林嘉文不想浑噩噩的过一生,有着严重的精神洁癖,他很清醒的看待事情,所以容易接受不了现实。
林嘉文还写道:“人终究要离开,一走了之的念头一直在我的脑海中。”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也许只愿沉浸在学术的象牙塔。


出生书香世家,深深热爱历史

林嘉文对于历史感兴趣,也离不开家庭氛围的熏陶。他出生于1998年,陕西西安人,他的家人都从事教育行业。
小时候,林嘉文被交给外公外婆照顾,他的父母忙碌于工作,隔代照顾孩子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反而外公成为了林嘉文的启蒙老师。
外公经常找来一些历史图画书,林嘉文便被上面的历史人物所吸引,很喜欢听外公讲故事。
此外,林嘉文还喜欢跟着外婆一起看电视,还会发出质疑,问为什么要这样,还能根据外公以前讲的指出里面不合理的地方。
到了2001年,《百家讲坛》一开播便吸引起林嘉文的注意,他每天都会按时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听得津津有味。
上学后,林嘉文便开始读史书,像《吕氏春秋》、《资治通鉴》和《史记》等等。
外婆觉得小孩子喜欢阅读不是坏事,但是也要学会放松,一直读的话害怕他成为书呆子。
不过,林嘉文比起和同龄人玩耍,他更喜欢读书。他的父母对于这件事,倒是非常支持。
林嘉文曾经说过:“只要是我想要阅读的书籍,父母都会想办法满足我。”
所以,林嘉文的房间基本上全是历史著作,他沉浸在历史的海洋中。
时至今日,林嘉文已经离世7年了,天才往往孤独,常人也很难理解他们的思想境地,我们对于他的选择依然表示尊重。
9条评分威望+9
bignew 威望 +1 - 2023-12-09
清晨的曙光 威望 +1 - 2023-12-09
修改昵称 威望 +1 - 2023-12-09
菜市场机帕 威望 +1 - 2023-12-09
阳光互通 威望 +1 - 2023-12-09
未来的你和我 威望 +1 - 2023-12-09
沫离伤花 威望 +1 - 2023-12-09
a654349826 威望 +1 - 2023-12-08
愛你絕非遊戲 威望 +1 - 2023-12-08
热点话题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1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