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
金华市某医院一病床上
“90后”药剂师陈哲手背上
连接着两根导管
血液缓缓流出体外
经过机器的分离再流回体内
随着造血干细胞被成功收集
封装进恒温箱
这标志着
义乌市第26例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成
陈哲是土生土长的义乌大陈人,毕业后,就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工作,默默耕耘多年。在同事和领导眼中,他是那个特别有耐心、责任心的人。“对待病人,他总是轻声细语,交代用药尤其仔细,特别是特殊病人,生怕有一点疏漏。”药剂科主任江鸿这样描述他日常的工作状态。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细致,为他后来的决定埋下了伏笔。
请输入描述2018年2月9日,一辆献血车开进了妇幼保健院。众多“白衣天使”挽起袖子,陈哲也在其中,献出了人生的第一个400毫升。这对他而言,似乎只是一个寻常的开始,真正的触动发生在一年后。2019年1月28日,陈哲偶然在网上看到白血病儿童的照片,那些因治疗而失去头发的小小身影,深深刺痛了他。“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这个念头变得无比强烈。他立刻决定,不仅要再次献血,更要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等待移植的患者增加一份希望。
今年6月,一通来电打破了平静——他与一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只要身体允许,我非常愿意!”陈哲的答复也让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庭迎来了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请输入描述
7月中旬的捐献前体检,陈哲遇到了“小插曲”——肝功能指标轻微偏高,陈哲没有气馁,果断开始“健康改造计划”:曾经喜爱的奶茶饮料被彻底戒掉,饮食变得清淡规律,晚上早早休息,还增加了锻炼强度。这份自律很快见效,复查顺利通过。
9月1日是新学期的第一天,象征着新的开始。这一天,陈哲在同事、义乌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们的祝福下,踏上了前往金华捐献的旅程。
请输入描述
9月5日,恰逢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当采集顺利完成,恒温箱被密封的那一刻,陈哲在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日子里完成了救人的使命。“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刻在我骨子里的。”采集后的陈哲语气坚定地说。
请输入描述
现场,义乌市红十字志愿者队队长程青梅展开一封来自远方患者的信:“您的善意和勇气,不仅仅是给了我新的生命,更是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无尽的安慰和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愿意为我付出如此之多,心中便充满了深深的感恩。我应向您学习与致敬。”
从药剂窗口的细致服务
到义无反顾的生命馈赠
陈哲用行动诠释了何谓“医者仁心”
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
他那温热的血液
恰似一滴星光
汇入“汇聚向善力量”的星河中
为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点亮了
“共创美好生活” 的希望之光
在生命的接力中有了具象的温度
来源 |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